首页百科详情

元宵节打灯笼的起源 元宵节挂灯笼的原因

来源网络2023-02-04 18:47:29 推荐 3642

 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,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挂起了美丽的灯笼。在中国上千年的文化传承中,遇到好事情都会挂上喜庆的大红灯笼。元宵节是全民欢庆的日子,也是象征团员幸福的日子。那你知道,元宵节打灯笼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?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“元宵节打灯笼的起源 元宵节挂灯笼的原因”的相关内容。

元宵节打灯笼的起源 元宵节挂灯笼的原因

  一、元宵节打灯笼的起源

  元宵节打灯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,当时皇帝下令在正月十五夜晚,宫廷和寺院都要燃放灯笼,以表达对太一神的敬畏之心。后来这一习俗流传到民间,人们也开始在正月十五夜晚打灯笼,表达对上天的感激之情。另外,民间传说中也有关于元宵节打灯笼的来历。传说很久以前,世间凶兽很多,到处伤害人畜。天上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降落人间,却意外地被一位不知情的猎人射死了。天帝非常震怒,立即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。这时有位老人想出了一个避难的办法——家家户户都在家里张灯结彩、响竹、焚放焰光。这样以来,天帝就以为天兵已在人间放了火,便不再追究了。

  二、元宵节挂灯笼的原因

  元宵节打灯笼,是为了祈福和营造气氛。汉明帝永平年间,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,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“燃灯表佛”。南北朝时,元宵张灯渐成风气。唐朝时,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,佛教大兴,仕官、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“燃灯供佛”。于是,佛家灯火遍布民间。从唐代起,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。

  幼儿教育的普及,有时候贴切结合生活反而让孩子接受度更好。比如给幼儿讲述传统节日的时候,这马上就要元宵节了。可以和孩子们说说元宵节打灯笼的起源,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,用生动有趣的文字或语言去传播知识,这对于幼儿教育非常有益处。

标签:
随机快审展示 刷新 快审榜
加入快审,优先展示

加入VIP

提交站点
提交文章
提交小程序
提交公众号